此举系在原20%全面关税及34%对等关税基础上,额外追加50%税率所致。美方声称此举是对中国未撤销报复性关税的回应。
新关税VS旧关税:美加、美墨关税“恶化”,更让人措手不及
中国作为美国关税政策的主要对象,已历经多轮关税加征。特朗普首个任期内,依据301条款,对华进口商品实施关税,该措施延续至其后续任期。现如今,随着特朗普再次就任,针对我国进口商品的关税壁垒再次被强化。
特朗普两次实施的关税加征措施究竟有何异同呢?
首先,在覆盖范围与目标对象上存在差异。2018年特朗普上台初期,主要针对中国“中国制造2025”相关领域(机电、机械设备等),涉及约3600亿美元商品。到2025年,关税的覆盖范围显著扩大,不仅涉及中国,还包括加拿大、墨西哥、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甚至对越南、印度等国的关税也分别攀升至46%和26%。
其次,税率变化也呈现出不同特点。2018年的对华关税税率是在逐步试探中提升至25%,部分商品在后续阶段被加征至更高水平。2025年的关税政策更为激进,整体税率显著提高,尤其针对我国的高技术产品,如半导体和新能源领域等等。同时,对全球进口商品普遍加征了10%的“最低基准关税”,构建了更为坚固的关税壁垒。
再者,两次关税政策的实施背景与目标也不尽相同。2018年特朗普推行关税政策时,打着“公平贸易”的旗号,旨在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保护国内相关产业,推动制造业回流,遏制中国高科技发展。
2025年的关税政策的目标变得更为复杂多元,除了继续关注贸易逆差问题外,还融入了地缘政治考量和国内产业重塑等目标。企图通过高关税手段,对其他国家在政治、外交等方面的行为施加压力,并试图孤立中国。
2018年的关税政策已经引发了全球贸易市场的动荡。作为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美国在中国国出口总额中占有较大比重(约占GDP的18%),出口链企业受较大冲击。但随后,中国家电企业采取了策略性产能转移措施,例如向东南亚地区的迁移,有效减轻了部分外部冲击的影响,使得这些冲击在范围和程度上相对可控。
2025年的关税政策呈现出商品覆盖面广泛、调整频率加剧的特点,加之全球经济处于疫后复苏的敏感阶段,供应链脆弱性加剧。尽管如此,通过优化出口结构,中国对美出口依赖度已下降至12%,内需占比提升至55%,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协议进一步分散了风险。
自2018年关税实施以来,中国家电企业已转向海外建厂,加速推进海外生产基地布局。其中墨西哥因美墨加贸易协定获得美国优待,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重点目的地。众多中国家电品牌,如美的、海尔、海信等行业领军企业,在加拿大和墨西哥建立了大型生产基地;TCL、康佳、长虹、创维、格力等企业亦在墨西哥积极投资,设立生产基地。
这些布局不仅帮助中国家电企业以较低成本渗透美国市场,还通过墨西哥的地理位置优势,辐射整个北美市场,如TCL的墨西哥工厂已有效支持北美市场,其电视产品在北美零售量名列前茅。
因此,此次针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高额关税政策让中国厂商始料未及。
为应对美国关税政策,国际家电品牌开始重新考量其生产布局。例如,三星正计划将部分烘干机生产线从墨西哥克雷塔罗工厂转移至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纽伯里的家电工厂;LG电子也在考虑调整策略,可能将冰箱生产从墨西哥转移至美国田纳西州,该州工厂目前专注于洗碗机和烘干机的生产。
2025年的关税政策调整,增加了各国企业在制定生产布局和供应链规划时的不确定性,迫使企业采取更为灵活多变的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贸易环境。
两条腿走路,中国家电的全球化之路走得更稳
美国对全球实施的关税政策变动,对中国家电企业带来的具体冲击程度,还需要通过第二、第三季度的详细数据来进行全面评估。
不过,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可能作为谈判策略进行调整,若实际执行的税率低于预期,对家电行业的负面影响可能会有所缓解。
此外,企业产能迁移的效率及成本效益需长期观察。比如,墨西哥工厂的物流成本及人力优势能否抵消关税效应,东南亚供应链成熟度能否支持产能转移等。美国消费者对关税引起的终端价格变动能否接受,以及由东南亚等国家生产的替代产品的质量和价格竞争力如何,这些也会对中国家电企业在北美市场的份额产生影响。
其实,本次关税政策也可以看成是一块检验家电全球化成果的试金石,毕竟,中国家电企业在全球化布局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欧美市场中,中国家电企业深化智能家居和绿色家电领域的布局,通构建高端市场壁垒,成功地从“价格战”转向了“价值战”。例如,海信在美国市场中,70英寸以上的大屏电视占比已经超过了30%;格力“零废热空调”降低30%能耗,获欧盟碳关税豁免。
中国家电企业也在积极地进行海外并购,收购高端品牌,进军欧美高端市场。美的在2024年4月斥资6.5亿欧元收购了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Arbonia AG旗下的Climate业务,强化欧洲暖通业务;6月,美的以1.75亿欧元的代价收购了设计及制造家用电器及水槽的欧洲工业集团Teka Group,提升了其在欧美市场的竞争力。
除了欧美市场,新兴市场也成为海外投资的重心,不仅有助于分散市场风险,还提供了更多的增长机会。
新兴市场国家凭借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迅速提升的经济与居民生活水平,正经历家电需求的显著增长,包括更新换代与新增需求,其中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涵盖地区与非洲市场展现出巨大潜力。
据统计,2024年中国家电产品在东南亚市场的出口额实现了30%的显著增长,其中智能空调与扫地机器人等高科技家电产品尤其受到当地消费者的青睐,成为市场的新宠。
非洲市场的潜力也开始逐步释放。例如,埃及与尼日利亚等国家的家电普及率仍低于20%,预示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海尔以9.8亿元人民币完成伊莱克斯南非热水器业务的收购,强化南非市场布局。TCL也在迪拜举办独家发布会,推出针对中东及非洲市场的新产品线。
巴西政府对节能家电的补贴力度也是持续加大,以美的集团为例,其光伏空调产品因符合节能要求而获得了市场的热烈响应,订单量激增45%。
未来,随着RCEP与非洲自贸区的不断深化合作,中国-东南亚-东欧三角供应链将逐步成型,成为连接新兴市场的重要枢纽。
写在最后:
全球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全新世界的秩序正在构建。商品的实际价值超越了象征性的货币符号,而美元仍旧是张纸。
面对关税带来的挑战,中国家电企业被迫加速向高端市场转型升级,在全球供应链中寻求新的平衡点,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品牌强国”的战略转型。
【潮流家电网版权声明】:本网站注明转载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欢迎提供相关证据,发送邮件至731801816@qq.com,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