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潮流家电网
 

新闻
人物
科技
数据分析
|
厨房
热水
净水
手机
集成灶
|
厨房小电
企业动态
特别策划
白色家电
原创
图集
评测
电子杂志
|
空调
冰箱
家居
彩电
洗衣机
|
网红家电
行业数据
智能家居
数码电器

欧意
首页 > 新闻 > OLED与Mini LED电视之争进入白热化,OLED前景依然可观

OLED与Mini LED电视之争进入白热化,OLED前景依然可观

   
来自:百姓家电网 发布日期:2025/7/23 9:16:25
从过去的CRT到如今的液晶、OLED、Mini/Micro LED以及激光电视,共同推动了电视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迭代。
      电视行业的发展历程就是创新显示技术的进化史,从过去的CRT到如今的液晶、OLED、Mini/Micro LED以及激光电视,共同推动了电视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迭代。现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替,智能电视行业的竞争也进入白热化,特别是以OLED与Mini LED的竞争最为激烈。

  2024年,OLED电视第四季度全球销量首次突破200万台,创下历史新高。但是,在2024年第四季度,Mini LED电视全球销量达到了300万台,首次超过OLED电视的200万台,成为中高端市场的亮眼新星。也成为了继液晶电视之后,第二个来势凶凶,替代传统背光技术的普及技术之一。

  虽然在OLED与Mini LED的竞争中,Mini LED后来居上,强势抢占市场份额。但是,说到底,Mini LED只是背光技术,面板还是液晶面板。与OLED自发光技术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OLED作为未来的显示技术,还是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OLED作为自发光技术与传统LED背光的液晶电视原理不同,OLED电视的每个像素都能独立发光而无需背光灯,因此拥有无限对比度,黑色暗场表现更纯粹,色彩表现出色,拥有市面上液晶电视无法比拟的优势。

  OLED显示的缺点也有。OLED自发光技术所应用的自发光材料,受材料特性的影响,虽然暗部细节表现还是比较出色,但是屏幕亮度不会特别亮,加上通透感不佳,影响观看体验。特别是有些光亮的场景,亮度的硬伤还是非常影响体验。

  但是,这个亮度的问题如果是在民用市场,客厅里的观影环境,确实非常的适合。既不会太刺眼,又不会太暗,观影起来不会给眼睛带来更多疲劳。

  第二个就是OLED面板产能的问题,这才是制约OLED为何出货量迟迟不高速增长的核心原因。由于生产大尺寸OLED面板的厂家只有LGD,所以整个OLED领域缺乏产能的输出,这也就导致OLED电视的价格也一直处于高位,增长速度缓慢,市场热度及期望比较低。

  但是,三星的QD-OLED以及TCL的印刷式OLED面板的出现,将彻底解决产能的问题。虽然目前三星和TCL的OLED面板还未能大规模量产,但是这个肯定只是时间问题。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肯定会陆续解决,这也将推动OLED电视市场向前迈进一大步。

  百姓家电网创始人、资深媒体人士杨帆表示,电视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励,新技术的迭代非常快。OLED能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占据高端市场,也是因为其出色的画质表现力。但是,竞争从来都是从产业链到终端产品力的全方位竞争,OLED产业链的建设还是需要时间去稳固。而中国品牌押宝Mini LED给了OLED非常大的压力,OLED的未来依然充满挑战。

  OLED显示作为未来显示技术还是非常值得期待,但是首先要在面临Mini LED不断冲击下生存下来,这样才能看到曙光。不过,随着OLED的技术更替,产业链建设完善,相信这一天会很快到来。

【潮流家电网版权声明】:本网站注明转载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欢迎提供相关证据,发送邮件至731801816@qq.com,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关键词: 电视,技术迭代
上一篇:没有了
相关新闻
潮流家电网
导购评测
潮流家电网
7月14日晚间,帅丰电器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潮流家电网
为什么这款产品会在专业人群里反响这么强?我觉得核心原因
潮流家电网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MOVA Z60 Pro不愧是一台连业
潮流家电网
小米官网显示,原小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新零售部小

友情链接:  上海家电网 | 亚设家电网 | 中国家电网论坛  | 口碑家电网  | 家电联盟 | 千龙家电 | 中国热水器品牌加盟网 | 奥维云网 | 方太 | 智电网  | 家电维修
首页 | 新闻 | 潮流观察 | 人物 | 评测 | 企业 | 数据 | 影像 | 营销案例
copyright©2012-2020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3035521号联系电话:0519-83758091/83758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