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目前公布的信息,收购要约完成后,Ceconomy最大股东集团的持股比例将从29%降至25%。对此,CECONOMY首席执行官Kai-Ulrich Deissner博士表示,“凭借京东领先的零售、物流和技术能力,我们可以进一步加速我们成功的增长轨迹,超越当前的战略目标。得益于整个团队的不懈努力和奉献,CECONOMY处于稳健的发展态势。考虑到客户期望和市场动态不断变化,保持现状并不可行。未来几年,我们不仅希望紧跟欧洲零售业的转型步伐,更希望继续引领这一趋势。京东是我们理想的合作伙伴。”
京东方面表示,根据战略投资协议,收购旨在推动CECONOMY的增长,并将继续保持其独立运营,加快其向欧洲领先的全渠道消费电子产品平台转型。
当然,京东的海外拓展行为并不是孤立的,并且在近期动作频频。
7月24日,中欧企业家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刘强东作为中国民营企业家代表参会。此次亮相被视作京东深化中欧商业合作的信号——仅一天后,京东便推出“百亿千品新增长计划”,宣布未来三年通过跨境模式引入1000个海外新品牌,助力其实现累计100亿元销售额。这一计划背后,是欧洲品牌在华的强劲表现:2024年京东平台欧洲品牌销量超7.4亿件、销售额破870亿,2025年上半年延续增长态势,法国达能、德国阿迪达斯等品牌同比增幅均达两位数。
在“引进来”的同时,京东的“走出去”战略已在欧洲落地生根。旗下全品类零售品牌Joybuy在英国试运营期间,坚持“本地化+自营”模式,聚焦品牌商品,既整合欧洲本土品牌,也输送中国优质商品。物流层面,京东在欧洲布局20余个海外仓,总面积超30万平方米,荷兰仓通过机器人作业将拣货效率提升3倍,构建起高效的区域配送网络。这种“供应链+本地化运营”的组合拳,让京东在欧洲市场逐步站稳脚跟。
结合上文中提到的京东收购德国电子零售商Ceconomy,有观点认为,此次收购可以解读为京东欧洲战略的“跨越式一步”——通过整合CECONOMY的线下渠道,京东可快速填补在欧洲实体零售领域的空白,与Joybuy的线上业务形成协同,构建“线上+线下”全渠道生态。
从业绩来看,京东的出海布局已显成效。2025年一季度,集团营收3011亿元,同比增长15.8%,创近三年新高,经营利润与净利润分别达105亿、109亿元。有分析师认为,国内供应链能力的夯实与国际市场的突破形成共振,正在为其增长提供双引擎。
【潮流家电网版权声明】:本网站注明转载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欢迎提供相关证据,发送邮件至731801816@qq.com,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