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桶洗衣机爆火的背后,既是基于功能性能创新,产品形态实现的跃升,同时也让健康洗护成为了行业新风口。
从名不见经传到蜂拥而至,行业迎来大变局
实际上,多筒洗衣机并非新事物。
虽然当时这三款洗衣机产品为市场带来了革命性的创新,并且斩获了诸如艾普兰创新大奖、IFA全球“产品设计创新金奖”等行业大奖,但由于定位高端,定价在万元甚至两万元以上,同时叠加消费者对于新事物的接受需要周期,最终的结果演变成了“雷声大、雨点小”。
正是如此,越来越多的品牌重新加入了这一战场,目前相对主流的是三筒洗衣机,因为其外观的原因,也被很多用户亲切地称为“米奇头”洗衣机。
除了形态上的改变,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其价格均在5000元左右,小天鹅的“迷你小乌梅”的部分型号在叠加国补之后,价格不到4000元,让三筒洗衣机走下“价格神坛”。
健康与细分需求双重驱动,产业未来可期
多筒洗衣机的走红,本质上源于消费者对健康洗护需求的持续高涨。2024年9月,网络上曾掀起一股“许愿三筒洗衣机”的热潮,一位网友手绘的多筒洗衣机草图短时间内就收获了7.6万点赞,直观展现了用户对分区洗涤的迫切期待。尽管小米随后推出的双筒洗衣机未能完全满足这一需求,但这场自发的用户呼声,让行业清晰捕捉到了潜在的市场机会。
在发布美的可爱多三桶洗衣机时,美的集团洗衣机事业部研发中心主任王海峰也认为,“分区洗护理念是洗衣机企业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成果,分区洗直接从源头上减少细菌、真菌和病毒的交叉感染风险,加速健康生活在家庭从‘理念倡导’转变为‘可感知、可操作的日常实践’。”
与此同时,不同用户群体的细分需求进一步推动了多筒洗衣机的发展。单身人群需要将内衣裤、袜子与常规衣物分开清洗杀菌,避免细菌交叉滋生;宝妈群体为守护婴幼儿健康,必须严格区分大人与宝宝的衣物洗涤空间;多人口家庭或皮肤敏感人群,则对衣物混洗存在明显顾虑,需要独立的洗涤分区。多筒洗衣机的独立筒设计,恰好适配了这些场景化需求,无论是烘干与晾晒的功能选择,还是高温杀菌等健康程序的精准匹配,都实现了“专衣专洗”的核心诉求,从源头阻断衣物间细菌、病毒的传播路径。
技术创新:用户痛点的“终结者”还是“缓解剂”?
多筒洗衣机凭借分区设计直击健康洗护需求,但用户对其实际使用体验仍存在诸多疑问。从当前技术落地情况来看,行业已针对性给出解决方案,但部分细节问题仍待完善。
1、水电排布
以2025年三款新品为例,统帅三筒懒人洗衣机作为分模块一体化设计产品,采用了一个统一的进出水口和一个电源插口;海信棉花糖Ultra与小天鹅“迷你小乌梅”虽为分体式设计,但通过客服确认,两者均只需一个进出水口即可满足需求。不过电源配置存在差异:三筒及以上机型至少需要两个三口电源插座,这成为用户安装时需提前规划的现实问题。
整体而言,进出水管的安装便利性已得到保障,但电源插座的适配需求仍需用户提前考量。
2、清洁和卫生
而观察产品发布时的介绍,我们可以猜测一些品牌似乎是通过优化内部结构、提升水流强度等方式作为技术代偿,弥补小筒径的局限,但实际洗涤效果仍需长期使用验证。
卫生防护方面,用户担忧共用进出水口可能导致管道细菌传播。对此,主流品牌已针对性升级:Leader懒人洗衣机明确采用三筒独立水路设计,各筒可同步运转且水路无交叉;美的“可爱多”三筒洗烘一体机则搭载独立内循环烘干系统,相较传统直排式烘干,通过封闭循环避免空气交叉污染。
可以看到,对于清洁和卫生,品牌方也关注到,但各自的解决方案和侧重点并不相同,效果也尚未有统一的标准。
3、操作便捷
总体而言,多筒洗衣机在水电排布简化、卫生防护升级、操作智能化等方面已有明确技术突破,有效回应了用户核心疑虑。但电源适配细节、小筒清洁力的实际验证等问题,仍需行业通过技术迭代持续完善,让产品从“概念可行”真正走向“体验最优”。
结语:
多筒洗衣机的崛起,无疑是洗衣机行业在产品形态上的一次突破性创新。它不仅回应了消费者对健康洗护的迫切需求,更标志着家电产品从“大一统”功能满足向“精细化”场景适配的重要转变。它让“专衣专洗”从理想照进现实,甚至可能成为洗衣机存量市场下新的“救世主”。
但作为新兴品类,多筒洗衣机尚无统一行业标准,从水路规范到洗净比衡量都缺乏共识。但可以确定的是,多筒洗衣机是真需求而非伪概念,因而从部分用户需求到市场主流机型的转化,仅仅是时间的问题。
【潮流家电网版权声明】:本网站注明转载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欢迎提供相关证据,发送邮件至731801816@qq.com,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