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演进速度加快
长期以来,自家电产品诞生之后,其技术迭代已经经历了更便捷-更智能-更贴合用户需求的逻辑转变。
早期功能单一的“机械型家电”经历了数百年漫长的发明和进化史,但21世纪后,随着物联网、传感器技术的普及,家电逐步突破“被动响应”的局限,走上了智能化的道路让家电从“独立工具”、“单向互动升级为“协同服务体”。
而在2025年年初,AI数据大模型的应用逐渐落地,家电“主动服务”能力进化——“需求预判”与“个性化适配”得到跨越式的提升,产品迭代周期从过去的3-5年缩短至1-2年,头部技术已经突破家电层面而是与科技圈齐头并进。
从整个家电行业发展的路径我们可以看到家电行业的技术更迭越来越快,从一开始的便捷化的百年演进,到智能化20年左右的不断进化,AI大模型技术从2024年爆火到2025年在家电行业落地,家电行业和前沿科技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技术的迭代更新也越来越快,这也要求家电企业,必须在下一轮技术革命“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候,就抓住机会,成为技术的弄潮儿。
而现在,这个机会很可能就是脑机接口。在智能化与AI数据大模型奠定的基础上,脑机接口技术正展现出成为“下一轮变革关键力量”的潜力。如果说智能化解决了“家电能响应”的问题,大模型解决了“家电懂需求”的问题,那么脑机接口或将突破“交互方式”的最后一道壁垒——从语音、触控等“间接交互”,迈向“意念控制”的直接交互,为家电行业开启全新的技术赛道。
脑机接口正在逐步投入应用
也许会有人觉得,脑机接口的应用前景虽然肉眼可见,但实际的落地可能还需要时间,特别是接入普通人的生活。但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AI数据大模型的从爆发到落地也仅仅一年,而脑机接口目前的发展已经呈现出破竹之势。
6月,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发布会上,植入脑机接口的志愿者代表——包括残疾人和渐冻症患者均表示已经可以以脑机接口为媒介进行控制计算机等层面的操作了。7月该公司更是宣布已经可以在一天内进行两场手术了。
在国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团队将仅头发丝1/100细的柔性电极植入截肢患者大脑运动皮层,手术精度达毫米级。术后3周,患者实现“脑控”下棋和赛车游戏,系统延迟仅十几毫秒。
对此,资本市场也给出了反应。2025年上半年,美股中概股“脑再生科技”单日暴涨283%!年内涨幅超500倍!当时,A股市场脑机接口板块闻风暴动,爱朋医疗、创新医疗等10余股涨停,板块单日狂飙7.2%。产业经济专家预测,随着技术成熟和政策支持,脑机接口有望在医疗、工业制造乃至生活消费领域迎来爆发式增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和产业集聚区,预计到2025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突破38亿元。
脑机接口为什么是家电的机遇?
从行业、用户与社会维度看,脑机接口是家电行业突破瓶颈的关键机遇,核心有三:
1、存量市场需技术破局
根据中国商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家用电器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7.8%,增速相较于2023年提高了6.1个百分点。但对于以旧换新国补政策的依赖相当严重,并且这种局面短期内无法改变。而在技术上,大家电参数近天花板、小家电靠外观微调,同质化严重。
脑机接口的“交互革命”能再度注入差异化,跳出参数比拼,与AI大数据模型一样,可以激活用户换新意愿,助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2、契合用户体验升级需求
消费升级下,用户对家电需求从“能用”转向“好用”。脑机接口毫秒级传输更快速,还能通过脑波分析精准懂需求,基于上文中提到的如烹饪时燃气灶响应“调大火”意念,实现“无感、精准”交互,不动手还无时差契合便捷化、个性化诉求。
3、适配老龄化与银发经济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老龄化速度较快的国家之一。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分别达3.1亿、2.2亿。但伴随老龄化而来的是行动给不便和对智能产品的认知和使用局限。脑机接口无需动手、动嘴,凭意念控家电,还能监测脑波联动急救,如适老电视靠“想切换频道”指令响应,降低使用门槛,助企业抢占千亿级适老市场,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家电企业该怎么做?软硬件布局
从技术精度而言,家电企业对于脑机接口能实现的主动性其实非常有限。无论是脑机接口的接入手术,还是脑机传导方面的解读与控制技术,其实家电行业能够插手的部分都不多。但是,对于家电使用而言,末端执行能力才是关键。
对此,家电企业可以从软硬件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家电企业顺应脑机接口,需拓展品类构建统一品牌矩阵,这是让意念指令清晰执行的关键,尤其能解决多设备联动难题。
传统单一品类家电难适配脑机交互,不同品牌设备协议不通,难执行组合指令。而统一矩阵覆盖全品类,可统一协议、互通数据。比如用户发“降温”意念,系统能结合环境,联动空调与电扇,按湿度情况选择制冷+辅助循环或除湿+辅助,避免误判,还能降低使用门槛,一套脑电系统即可控全屋家电。
另一方面,家电企业应该发展自己的软件体系,特别是AI数据大模型。这样才能结合家电使用场景,研发适配算法。例如针对智能空调,通过分析脑电信号中的温度感知、舒适程度相关信号,精准调节温度、风速;针对智能厨房家电,依据烹饪时用户脑电信号变化,自动调整火候、烹饪时间等参数,提升家电智能化、个性化控制水平。
结语:
从脑机接口本身的特性来看,其对整个人类生命和生活的影响和意义都十分深远,甚至可以说是不可估量的。确切地说,脑机接口一定将成为全社会、全人类的一个风口,但起风的时间还未确定。
在家电层面,其影响也可以预见,一定会超越工具层面,重塑“人-设备-环境”的交互逻辑。短期来看,意念控制、健康监测等功能将成为高端家电的差异化卖点;中长期则可能催生“神经智能家电”新品类,通过预测性服务、个性化干预重新定义家居体验。
然而,技术成熟度、用户接受度和伦理框架将共同决定这场变革的实际进程。对于企业而言,抓住脑机接口与物联网、AI的融合机遇,构建“软件+硬件+服务+生态”的闭环,将是未来竞争的关键。
【潮流家电网版权声明】:本网站注明转载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欢迎提供相关证据,发送邮件至731801816@qq.com,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