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今年的双11,消费者都早早地开始购买家电呢?除了多平台价保承诺对商品低价进行托底之外,真正的核心原因非常简单:价格够低。
绕过国补,“低价”成双11消费核心新逻辑
2024年,家电市场在在以旧换新的“国补”政策下,呈现消费增长、市场回暖和企业火热等多重表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突破万亿元大关,较上年增长12.3%。这一数据不仅超过了2017年9454亿元的历史峰值,创下全新销售纪录。
在进入2025年后,“国补”的拉动力有所下滑,领取的门槛也在悄然提高,但前期政策培育的市场规模仍保持可观增幅。根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5年7-8月家电全渠道零售额同比增幅大幅收窄至7%。奥维云网甚至预测,2025年9-12月,整体家电市场将下滑15%以上,市场很可能再次面临阶段性压力。
同时,我们也可以注意到,十一期间的第三轮国补发放后,部分地区将国补抽取、抢购时间限定在早晨8-10点,且有效期仅当天——这与不少商品“0点抢购”的低价节点形成冲突,导致“低价+国补”难以同时享受。也正因如此,购物类营销号在推送家电优惠信息时,常会特别标注“低于国补价”,本质是企业或平台通过自主补贴,弥补国补限制带来的价格差。
这种“自主补差价”的思路,在2025年双11期间进一步延续。以京东为例,其针对双11推出“买贵10倍赔”的保障政策,覆盖海尔、海信、美的等众多家电家居头部品牌10月14日20点至11月11日24点,消费者若发现所购商品价格高于特定平台官方旗舰店同款售价,可申请最高10倍差价赔付,同时叠加价保活动。


那么,为什么对于价格最敏感的羊毛论坛用户,会在一定程度上抛弃往年的经验,在可能并没有那么恰当的时间,对家电产品进行下单呢?很简单:价格够低了,已经达到用户预期。
观念迭代,从“价格敏感”到“质量包容”
在双11的消费场景中,“低价”的影响力已不仅限于拉动销量,更催生出一种极端的“低价包容”心态——部分用户甚至愿意以接受潜在质量问题为代价,选择低价家电产品,这种转变在低价敏感人群聚集的羊毛论坛中尤为明显。
2019年,美的集团于广州正式发布了年轻化新品牌——华凌。就当时的认知,行业普遍认为华凌是作为美的的互联网品牌、以低价作为核心竞争力进行运营,事实也确实如此。在2022年,华凌推出了空调行业中的里程碑式产品——华凌神机一代(型号N8HE1),凭借突出的低价优势打开市场、积累知名度。





从华凌以低价战略打开市场,到华凌神机二代靠低价获得一些用户对于质量的让渡,再到华凌神机因没有好价而涌现出竞品,在本次双11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这部分原本价格敏感的论坛用户,基于低价对产品质量的包容度已经到达了全新的境界。
用户对“低价包容”的心态,也反向推动家电企业调整市场策略,打破了此前对“低价市场”的刻板认知。2021年吴晓波提出“K型时代”后,多数家电品牌的核心战略是向高端市场突破,仅少数企业通过子品牌试水低价市场,主流观点认为“以价格为标杆会弱化品牌价值、降低用户忠诚度,无需精心打磨低价产品”。
但华凌的市场表现颠覆了这一认知:有数据显示,2025年1-7月,华凌全网交付空调460万台,其中神机二代累计销量达200万台。这组数据不仅印证了低价家电市场的广阔空间,更证明低价市场同样能形成“品牌/特定型号”的拉动效应。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品牌入局低价空调市场:除了早期布局的美的华凌、海尔Leader及小米,此前明确表示“不打价格战”的格力,也通过旗下子品牌晶弘推出“小凉神”系列空调新品,其中大1匹与1.5匹挂机定价分别为1899元、1999元,较格力主品牌同类产品价格低约400元。虽然目前远不能与华凌等品牌的价格比较,但也表明了格力已经迈出了低价产品线的第一步,行业已经达成共识,后续也存在进一步降价的空间。
结语:
从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对家电产品销量的巨大拉动作用,到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门槛提高后家电企业和平台在让利方面的自动补位,不难发现,在政策、企业、平台的层层推动下,价格已逐渐成为家电消费决策中的核心变量。
而这份对“价格”的重视,在2025年双11走向了更复杂的方向——当华凌神机二代凭借极致低价成为热门,市场甚至出现了“包容产品质量问题”的声音。这种“低价优先于品质”的心态,已远超常规的“性价比考量”,在某种程度上,更像是陷入了对“低价”的过度追逐,显得有些走火入魔。
家电消费本应是“品质与价格”的平衡选择,国补与企业让利的初衷,是降低用户消费门槛、激活市场活力,而非让“低价”成为掩盖品质短板的借口。在争相进入低价市场的同时,目前企业可能更需要思考:如何重新掌握“让利促销”与“品质坚守”之间的平衡点,避免走向“以价换量、忽视品质”的恶性竞争。
【潮流家电网版权声明】:本网站注明转载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欢迎提供相关证据,发送邮件至731801816@qq.com,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