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来看,倍轻松的产品线覆盖广泛,其中肩部产品占比最高,达到了36.98%;头部及头皮产品紧随其后,占比19.42%;眼部、其他、颈部以及腰背部产品也各有市场份额。这种多元化的产品布局为倍轻松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业绩快报的发布恰逢倍轻松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储清华辞职之际。2月26日晚间,倍轻松披露公告称,公司董事会近期收到公司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储清华的书面辞职报告。储清华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所任职务,辞任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根据公告,储清华作为倍轻松核心技术人员主要从事科研管理相关工作,协助构建和优化了公司的研发流程管理体系。
这一消息一度引发市场担忧,但业绩快报的发布似乎为投资者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有效缓解了因高管变动带来的市场阴霾。
倍轻松自2000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智能按摩器的研发与生产。其产品线丰富多样,从几十元的产品配件到数百元至上千元的各类按摩仪,再到两三千元档位的肩颈和头部按摩器,应有尽有。这种全面的产品布局使得倍轻松在市场上拥有较高的竞争力。
然而,近年来倍轻松也面临着不少挑战。特别是在2022年,随着国内外消费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消费需求的下降,特别是差旅出行的减少,倍轻松依赖交通枢纽的线下门店客流量受到了严重冲击。这导致公司2022年营收大幅下降至8.96亿元,并录得了1.24亿元的亏损。同样,2023年倍轻松也未能实现盈利。
其实,近年来倍轻松也面临着不少挑战。特别是在2022年,随着国内外消费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消费需求的下降,倍轻松依赖交通枢纽的线下门店客流量受到了严重冲击。这导致公司2022年营收大幅下降至8.96亿元,以及带来了1.24亿元的亏损。同样,2023年倍轻松也未能实现盈利。
在这种情况下,倍轻松的营销策略备也被不断放大,特别是“重营销、轻研发”这一点。
根据互联网数据显示,倍轻松在营销方面投入巨大。2023年,公司的销售费用高达6.88亿元,占营收比重达到了53.96%。其中,推广费用为2.86亿元,同比增长了101.41%。这种“重营销、轻研发”的策略在近年来备受诟病。与高昂的营销费用相比,倍轻松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显得捉襟见肘。2019年至2023年间,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0.41亿元、0.37亿元、0.47亿元、0.57亿元和0.59亿元。这种研发与营销投入的巨大反差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讨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重营销”并非倍轻松一家的策略。在按摩仪行业中,不少企业都选择了类似的道路。以SKG为例,该品牌近年来在营销方面同样不遗余力。2020年,重金签下了当时顶流明星王一博做代言,在当年“双十一”期间,王一博定制款SKG K5仅1分钟就售出20000台。之后还有杨洋、古力娜扎、张凌赫等都做过SKG的代言人。不仅如此,该品牌还先后拿下了《这!就是街舞3》、《乘风破浪的姐姐》、《中国新说唱2020》等热门综艺赞助,给产品打广告。一系列重金营销之下,2020年,未来健康的颈椎按摩仪实现销量471.08万件。但研发费用却常年低于10%。
综上所述,倍轻松发布的业绩快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高管变动带来的市场担忧。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到,按摩仪市场对于“技术”等关键信息的脱敏,依然遥遥无期。
【潮流家电网版权声明】:本网站注明转载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欢迎提供相关证据,发送邮件至731801816@qq.com,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